10月15日下午,浙江农林大学MPAcc大讲堂第十二期在印象农林天目厅开讲。MPAcc教育中心特邀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潘飞莅临中心交流座谈,与广大师生就“管理会计建设成就与反思”主题进行分享和交流,全体MPAcc研究生聆听了报告。大讲堂由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石道金教授主持。
报告中,潘飞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2014年以来我国管理会计建设成就。他指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一是2014年以前的管理会计自发发展阶段,二是2014年以来的政府主导发展阶段。自2014年以来我国管理会计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的制度体系建设、在我国制造业、服务业的广泛应用、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究其原因,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推动促进了新时期管理会计的发展;其次是国内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大力开展管理会计教学与研究从而使管理会计的学术论文日益增多;再次是财政部主动加强对管理会计案例库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事业单位的运用实践;最后是信息化和数字化为管理会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随后,潘飞教授为大家阐述了我国管理会计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方法、技术、实践者四个层面进行了阐述。缺乏管理会计的顶层设计是目前理论界需要持之以恒攻克的课题,鲜少学者从管理会计对象和问题出发去进行研究。缺乏有效的数据和模型支撑使得管理会计在研究方法上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学术共识,而复杂的管理会计目标也使得研究过程囿于困境。在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给已有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带来了新冲击。新一代管理技术的运用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会计职能在某种程度上产生缺位现象。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管理会计人员,普遍存在运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就代表运用了管理会计的现象。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工具存在极大的行业利用差异性,多元化管理会计工具的利用率下降。
最后,潘教授对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分析。他谈到,目前管理会计理论创新存在的环境约束与突破,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多元化、学术共同体建设与影响力约束。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是否存在稳定的内在规律及其潜在的流动性框架,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特定现象背后是否存在特定的可持续性,数字经济时代下如何进行管理会计理论创新的思索。潘教授同时为同学们分享了管理会计前沿发展趋势以及已有的实地研究成果对未来管理会计具有的启示等重要内容,为研究生课题创作及论文撰写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与选题。
在会议的师生交流环节,潘教授专业性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是否应该继续考取会计专博,应如何开展对管理会计的学习等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刻思考和积极讨论。在潘教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管理会计的学习将由浅入深,并对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注重结果性的知识技能逐步转为同时注重根本性的学科基础问题和方法。同学们也从中了解到当前管理会计的学术前沿,大家意犹未尽,收获颇丰。